2013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生态学基础专项练习(3)
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成教 发布时间:2013-08-26 查看:239次
1.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Z)和逻辑斯谛增长模 型(L)。
A 前者适用于资源无限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资源有限的条件下。 B 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谛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模型。 C Z的增 长曲线呈“J”型;L的增长曲线呈“S”型。
2.描述并分析Logistic模型,该模型有何重要的 意义。
描述与分析:呈“S”型。具体可分为5个时期:①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②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③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K/2)时密度增长最快;④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⑤ 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重要的意义:它是许多两个相互作用种群增长模型 的基础;它是农、林、渔业等实践领域中,确定最大持续产量的主要模型;模型中r、K两个参数已成为生物进化对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3.举例说明生态入侵现象。 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 地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sion)。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原产墨西哥,解放前由缅甸、越南进入我国云南,现已蔓延至25°33’N地区,并向东扩展到广西、贵州境内。它常连接成片,发展成单种优势群落,侵入农田,危害牲畜,影响林木 生长,成为当地“害草”。
4.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些类型? 种群空间格局( spatial pattern)定义: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空间 格局或内分布型(internal distribution pattern)。 三种类型①均匀型(uniform)②随机型( random)③成群型(clumped)
5.比较主要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 ① 气候学派, 气候学派多以昆虫为研究对象,他们的观点认为,种群参数受天气条件强烈影响,他们强调 种群数量的变动,否定稳定性; ② 生物学派, 生物学派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 程对种群调节的决定作用; ③ 食物因素; ④ 自动调节学说,包括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和遗传调节。
6.简述生物繁殖方式的生态学意义。
(1)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式。
(2)生态学意义:①在现有环境压力下的扩展性;②对多变环境的适应;③繁殖速度; ④繁殖潜力;⑤在自然选择条件下的进化速度。
(3)比较而言,无性繁殖在现有环境扩展性、繁殖速度、繁殖潜力方面优于有性繁殖,但对多变环境的适应性却较差。
7.简述动植物 扩散的生物学及生态学意义。 答:扩散是指生物体或繁殖体从一个生境转移到另一个生境的过程。动物扩散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如下:①可以使种群内和种群间的个体得以交换,防止长期近亲繁殖而产生的不良后果;②可以补充或维持在正常分布区以外的暂时性分布区域的种群数量;③扩大种群的颁布区。对于动物来说,扩散可能带来遭到天敌侵袭、存活和繁殖成功率降低等诸多风险,但也可能降低暴露给捕食者了染上疾病的机会,增加遇到资源和配偶的机会。并由于杂种优势而产生更多的合适后代的机会。
8.理解繁殖价 值、亲本投资、繁殖成本的含义。繁殖价值:是指在相同时间内特定年龄个体相对于新生个体的潜在繁殖贡献。亲本投资:有机体在生产子代以及抚育和管护时所消耗的能量、时间和资源量。繁殖成本:有机体在繁殖后代时对能量或资源的所有消费。
9.种间关系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种间关系是指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有三大类,即有利、有害、无利无害,两偏两竞,寄互捕中原
10.生物密度效应的基本规律有哪两个?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生物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出现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两个基本规律是指产量恒定法则和-3/2法则。前者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群的密度如何,最后的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即Y=W*d=Ki .后者则是指当种群密度提高时会出现“自疏现象”,即W=C*d-a,其中a为一个恒值3/2。
最新成考备考资料免费领
填写信息后即可免费领取以下
成考备考大礼包
-
成考《大学英语》直播课+网课
资深老师千人直播课内容:大学英语语法课程
-
成考内部在线刷题软件
内部在线刷题系统,无限模拟刷题考试
-
最新成考招生专业对照表(公办/民办)
汇总湖北所有成考高校招生专业+计划+解析
-
同城/同校/同专业考生交流群
内部考生交流微信群免费进,交友学习两不误